close
這個標題可能下的不怎麼好,反正我只是想講講一些學習上的事~
有人說能把工作和興趣結合是件幸福的事。但事實上,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培養出一些興趣並且拿來當作討飯的工具呢?因此又有人說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並從中發覺樂趣 (苦中作樂嗎 :p),比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更重要。
現階段,我的工作可說是和「學習」(而且是要不斷的學習) 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對一般人來說,這種耗時、花腦力又常常搞得自己疲憊不堪 (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orz) 的工作當然不可能會是自己的興趣。追求興趣的過程應該是很自然、很享受、很專注、很狂熱的 (的確,某些教授真的是樂在其中!)。話雖如此,某種程度上,我到是還蠻享受這一連串學習的過程,希望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其實想講的問題很早之前就發現了,這好像也是不少人在學習上的通病,那就是不求甚解。道理好像很簡單,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諄諄教誨告訴我們凡事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從小學、國中,到研究所或職場上的專業知識培養,一樣的道理,學問的深度卻是不同的。所需要理解「所以然」乃至「融會貫通」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就我自己而言,學一個新東西,常常為了效率,略讀過一遍,「自以為」懂了個八成,便開始繼續涉獵其它相關的知識,或探究其應用並解釋現象。而往往在發現問題之後,才回過頭來審視哪兒出了問題,重新把基礎的部分搞懂。
問題就如此單純嗎?錯.....。問題是,上面這個流程通常會一再地出現,變成一個循環,即使到最後「融會貫通」了,效率其實也大打折扣。
常常在「循環」的過程中會想,如果早知道問題的所在,並且在第一時間就把這些概念建立起來的話,也許做學問就不會這麼辛苦了。這也反應出另一個相關的問題,那就是要學會問「為什麼」。學習不是囫圇吞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總之「多問為什麼」並「求甚解」都是從小長輩們就希望我們能培養的好習慣。學習應該是一種很純粹的行為,尤其是有這種工作環境可以讓我學習,我更該珍惜。做學問就是要扎好基礎把它做好,提醒自己。
有人說能把工作和興趣結合是件幸福的事。但事實上,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培養出一些興趣並且拿來當作討飯的工具呢?因此又有人說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並從中發覺樂趣 (苦中作樂嗎 :p),比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更重要。
現階段,我的工作可說是和「學習」(而且是要不斷的學習) 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對一般人來說,這種耗時、花腦力又常常搞得自己疲憊不堪 (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orz) 的工作當然不可能會是自己的興趣。追求興趣的過程應該是很自然、很享受、很專注、很狂熱的 (的確,某些教授真的是樂在其中!)。話雖如此,某種程度上,我到是還蠻享受這一連串學習的過程,希望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其實想講的問題很早之前就發現了,這好像也是不少人在學習上的通病,那就是不求甚解。道理好像很簡單,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諄諄教誨告訴我們凡事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從小學、國中,到研究所或職場上的專業知識培養,一樣的道理,學問的深度卻是不同的。所需要理解「所以然」乃至「融會貫通」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就我自己而言,學一個新東西,常常為了效率,略讀過一遍,「自以為」懂了個八成,便開始繼續涉獵其它相關的知識,或探究其應用並解釋現象。而往往在發現問題之後,才回過頭來審視哪兒出了問題,重新把基礎的部分搞懂。
問題就如此單純嗎?錯.....。問題是,上面這個流程通常會一再地出現,變成一個循環,即使到最後「融會貫通」了,效率其實也大打折扣。
常常在「循環」的過程中會想,如果早知道問題的所在,並且在第一時間就把這些概念建立起來的話,也許做學問就不會這麼辛苦了。這也反應出另一個相關的問題,那就是要學會問「為什麼」。學習不是囫圇吞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總之「多問為什麼」並「求甚解」都是從小長輩們就希望我們能培養的好習慣。學習應該是一種很純粹的行為,尤其是有這種工作環境可以讓我學習,我更該珍惜。做學問就是要扎好基礎把它做好,提醒自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