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完電影後,在 Facebook 上分享了簡短的心得:

『 看了 taking woodstock,李安以不醞不火 (亦即沒有高潮 :p) 的手法側寫了 woodstock 音樂祭的起源,用來襯托出主角一家三口親情關係的轉變,與主角解開羈絆勇敢追夢的過程。看完後,血液中隱性的嬉皮因子開始蠢蠢欲動,不過我想我終究還是一個被現實所羈絆的普通人... 』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 (2009/10/17 信義華納威秀)
導演:李安 (Ang Lee)
演出:Demetri Martin、Henry Goodman、Imelda Staunton、Emile Hirsch、Jonathan Groff、Liev Schreiber

胡士托風波


<微雷慎入>


當知道李安要導這齣戲時,就開始期待新戲上映。雖然說在看了一些介紹之後得知 Woodstock、搖滾樂團、嬉皮並不是這部片的主要賣點,但想看電影的慾望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想看看李安大導演這回要上什麼菜。

這回李安以類似紀錄片的手法回顧了 1969 年 Woodstock 音樂祭的緣起和經過。話雖如此,故事卻從主角 Elliot 辭去原本在紐約的工作,回到家鄉 (Bethel) 支援家中瀕臨倒閉的汽車旅館事業開始,講到他如何誤打誤撞地促成 Woodstock 的誕生,並讓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在舉辦音樂祭的那幾天成為超過50萬人湧入的搖滾天堂。除了鉅細靡遺的複製了當年的盛況,故事內容也圍繞著主角一家人打轉,描述這一家人在經過這場音樂祭洗禮之後親情關係的轉變與主角解開羈絆勇敢追夢的過程。

蠻喜歡電影中段用分割畫面處理大家為了把原本破舊的汽車旅館改建成音樂祭基地的感覺,除了讓眼睛很忙碌,也讓人感受到音樂祭正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慢慢地催生。

woodstock poster 當年的音樂祭海報

音樂祭開始之後,人潮開始從四面八方湧進小鎮,無法管制卻也相安無事,連警察也沐浴在這股「愛」與「和平」的氛圍之中。

在父親的建議之下,Elliot 也拋開包袱,動身前往他其實很嚮往的音樂祭現場。連續三天,Elliot 其實都沒有真正的看到某個樂團的表演或甚至好好地欣賞一支歌曲;反之,他認識了一些嬉皮、體驗了迷幻藥 (這段拍得很絢爛、很蠱惑人心)、跟著人群在泥濘中嬉戲、與誤食了摻有大麻的蛋糕的父母相擁起舞...。

音樂祭落幕之後,Elliot 回到人潮散盡的小山丘上,一切都回歸平靜。或許對 Elliot 來說 Woodstock 是場前所未有的體驗,或許對每個人來說一生中都該有幾次像這樣的感官衝擊,Elliot 決定與他所愛的父母道別,踏上自己的尋夢旅程。

同事的MSN暱稱寫著「如果年輕不冒險,勇氣會變少」。的確,很多事如果年輕時不去嘗試,那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了。但有多少人有勇氣踏上冒險旅途?還是連「想去冒險」的念頭都沒有勇氣去想?其實不論年紀,大家都該「Be a open-minded person」,不要封閉自己的心靈,封閉自己的生活,改變永遠不嫌晚。

全片中,我最喜歡 Henry Goodman 所飾演的父親一角。雖然在電影一開始他就說自己只是個平凡的老人,準備老死在這個小鎮,但隨著劇情發展其實可以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情,和對家人恆久的愛。另外,我也很喜歡飾演 Elliot 年少時期死黨的 Emile Hirsch 在片中的表現,也是自 Into the Wild 之後個人蠻欣賞的一位新生代演員,跟有點 "憨慢" 的主角比起來,Hirsch 的演出更能抓住我的目光。


講完 woodstock,下個月的金馬影展也有幾部片與 70 年代的嬉皮或龐克搖滾的風潮有關。

「燃燒吧!龐克 (Burning Down the House: The Story of CBGB)」是描述紐約東村龐克與新浪潮搖滾的起源地 CBGB 的故事。雖然 CBGB 已於 2006 年結束營業,但是這個曾孕育出眾多知名龐克樂團的小酒吧的故事仍然值得記錄下來,並繼續流傳下去。

「派蒂史密斯‧搖滾‧夢 (Patti Smith: Dream of Life)」講的是 Patti Smith 這位龐克教母的故事,片名 Dream of Life 也取自於 1988 年所發行的第五張專輯。Patti Smith 不但是位搖滾樂手,她更是一位詩人,一位將文學詩詞融入搖滾樂的偉大藝術家。雖然已經年過 60,但近幾年 Patti 仍持續地有新作發表,源源不絕的創作力與認真的生活態度真是令人欽佩。

相關連結:
WoodstockCBGBPatti Smith龐克搖滾


woodstock dru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